内地优秀考生选择留学香港高校理由有哪些?

  • nell
  • 2016-10-21 15:12
  • 1个回答

  这些内地优秀考生为什么选择去香港高校,仅仅是为了奖学金吗?“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香港的大学的开放自由,让内地学生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学业上,而延及人格与世界观上,而后者,将他们在内地的多数同龄人抛在了后面。

  一年一度的高考生源争夺战接近尾声,香港高校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今年,申请香港院校的内地考生人数比去年增长12%,有30名省状元填报了港大,17名省、市状元获得港大48万港币奖学金。

  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2006年,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市,之后的两年时间,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了22%。

  在香港大学新闻学教授陈婉莹看来,相对于内地高校而言,学术自由是香港高校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与国际接轨之处。“大学归根到底就是这4个字。教授享有学术自由,学生也比较自由。如果学生有办法,有能力,他当然是选择香港。不是为了48万奖学金,也不是为了一年16万——学费已经去了11.9万了,住宿费一年1万多。”

  香港高校比较开放,不断网、不断电。在香港读大学确实比较人性化,资讯的获得也比较开放。”陈婉莹说。一个内地学生深深为港大的图书馆所触动,他一次性可借150本书,可以借半年。宿舍,床上,一半空间都是书。“他有一种对知识的饥渴,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大陆有太多优秀学生了,到了香港,就像解放出来一样。”

  今年一位放弃内地名校转赴港大的考生说,选择香港是想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优秀考生纷纷涌入香港高校,对这些内地学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许多过来人感受良多。
[$pagetag]
  一种经历

  Connie(化名)坐在铜锣湾闹市的一家星巴克里。窗外是挤挤挨挨的店铺,到处在打折,到处是人,喧闹令人窒息。Connie戴一对香奈尔耳钉,妆容精致地坐在手提电脑前喝热巧克力。她是某主流网站的财经编辑。

  如果不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Connie看上去跟香港人没有任何区别。来港大读硕士之前,她曾以2004年上海高考文科前三名的成绩考入北大,母亲原本反对她北上,半夜还给班主任打过电话取消志愿。

  “上海人不愿意去外地,但是很喜欢香港,我去北京读书,在上海的那些阿姨来我家都要问,为什么要去外地,来香港读书以后,就没人问了。”

  Connie曾在北大宿舍黑板上看到港大招生信息,她去听了那次招生宣传。偌大教室里只坐了四五十人,教授全英文演讲,几轮面试都在半天内极有效率地完成,群面是关于“适者生存”的全英文讨论,最终只有10个学生被录取,Connie落选。

  大二时,Connie到港大交换过一学期,本科毕业后,她如愿到港大读硕士。在香港,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全英文授课,英语是内地学生迈向西方教学模式的第一道门槛。Connie印象最深的就是港大的英文讨论课,10人一组,课上你可以听到各种口音的英语混杂在一起,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很敢说,除了英语,还有各种敏感话题,“光是这一点就证明你可以见识到跟国内不一样的东西。”

  “大陆学生刚去肯定会觉得这些人很奇怪,因为你以前接受的教育不是这样,你本能地会排斥他们,讨论到敏感话题,你就会想,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当然心里也有对英语的不自信。”为了保证英语讨论课的分数,Connie每次上课总会第一个上去噼里啪啦说一大通,这样老师就不会叫她起来讨论了。“其他同学说的时候,我就开始走神了,有时听不懂他们在讨论什么。”

  Connie将港大的生活形容为“自由、时髦”:半夜会有人来敲门邀请你参加party,跟内地高校12点前断网熄灯不同,香港学生喜欢high到天亮;没有人为你制定学习计划,没有辅导员,甚至没有班级的概念,但又总能联系上导师得到帮助;在这个大学里,很少有人真正只在做学习一件事,连校长都会鼓励学生尽情地玩;刚来的那一年,一到假期打折季,内地女生每天都在买东西,买了整整一个月……

  “来香港读书,其实是读一种经历,跟内地完全不同。”Connie说。

  但并不是每一个内地学生都适合这种经历。今年,港大只从报考的30名省状元中挑选了11名给予全额奖学金。“我觉得适合港大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独立思考与自理能力,能独立做决定,有自己的想法,能面对挑战,不能太脆弱。”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说。“在这里,竞争是非常非常大的。在港大不能只是做一件事情,除非你这件事情做得特别好。当你发现很多同学同时做很多事情时,你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港大的学生一定要有很强的目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话,就比较难适应。我们需要思想上比较成熟的孩子。”
[$pagetag]
  在香港如何读大学

  工作1年后,张倩烨(化名)决定辞职申请去香港大学读研究生,在陈婉莹教授门下学新闻。张倩烨是黑龙江人,她参加高考的2005年,黑龙江省还没有列入港大在内地招生的省份。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北大国际政治系,同时还修了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毕业后,张倩烨没有留在北京,去了云南电视台,做云南的“新闻联播”。

  在港大,一个新闻班有六十多个人,上课分成4个小组,既可以单向和老师沟通,也可以多向与同学交流,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非常激烈。在内地五六百人的大学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没有交流互动。

  “香港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紧密。”张倩烨说。学生可以随时给教授发电子邮件,教授也会争取回复每一封邮件。他们认为辅导学生是自己的责任,其他事情可以耽误,但是学生邮件不能不回复。有时老师甚至会亲自帮学生改简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规划指导。

  “香港首先是一个服务型社会,然后才有一个服务型的学校。如果学生欠学费了,OK,你可以先欠一段时间,没关系。但是在大陆某些学校,不交学费是没有办法进大学的。”张倩烨的老师陈婉莹接过话茬。

  在港大新闻系,一些老师还会引导内地学生关心社会民生热点问题,除了传授实际新闻操作之外,还会教育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内地大学的老师很多都在忙出名,忙赚钱,这会分散精力,造成老师对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角色的认知缺位,反而淡化了对学生的教育。”张倩烨说。

  “内地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香港有很自由的氛围。在这里网络自由、资讯自由。如果不出来,我就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在香港大学图书馆,她既可以轻易找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书,可以看《灵山》,这些书在内地大学未必找得到。

  “我觉得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张倩烨觉得现在内地刚毕业的高中生社会阅历还很浅,他们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在起作用出国留学网香港留学专家指出,无论是选择内地大学、香港的大学,还是美国的学校,都是家长在用自己三四十年的经历为孩子做选择。选择不同地方的大学,“这其实是对社会环境的投票。”
[$pagetag]
  “突然镀了金”

  对于Connie和她的一些内地同学来说,除了优越的教育条件以外,更实际的考虑是,来香港读书背后的高性价比。“去国外读书费用太高,离家又太远,香港就刚好,既可以感受西方的教育模式,又还在华人世界,去内地其他学校读书会有降级的感觉,来香港就不会,这些学校在亚洲的排名都很靠前。”

  有统计数据表明,香港大学每年都会收到约9000份内地学生的申请,其中只有3%会被接受。2008年,香港移民局为赴港攻读学士学位的内地学生延长一年签证,三分之一的内地学生选择留港。

  “很多公司的亚洲总部都在香港,这里有很多机会,你很容易能找到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是什么?“与金融、法律相关,钱多。”

  “如果你在内地读书,来香港工作的概率很低,但在香港读书,毕业后留在这里找工作就会容易很多,工资又比内地高,像进投行,起薪都在3万以上。”

  Connie的男友也是上海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他所在的专业,有二十多个内地学生,高考成绩多数在一本线上下,按照内地的分数线,想要进名校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只能转向香港高校。“这样的专业,在香港人眼里,都是成绩比较差的才去读的,成绩好的都去读金融、法律、医科了。”

  毕业后,这些内地学生一部分去了国外深造,留下来的人不少进了投行,“即使是北大、复旦毕业的,进投行的都不算多,但在香港读书进投行的就很多,就像突然镀了金一样。”Connie分析原因,一方面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公司多,需要的人多,机会满天飞;另一方面,香港本地人读大学的并没有想象的多,很多人是直接出国留学。

  同样是出国深造,从内地申请和从香港申请也会有不同的待遇。“从内地去国外,一般能申请到二流大学,但以香港作为跳板,就能申请到一流大学,因为人家觉得你英语好,接受的又是西方教育模式。”Connie说。

  “国外的大学不会在乎你内地学生成绩是不是真的很好,是不是很聪明,他们看重你读书的这个环境,跟他们是一样的,有些规则他们就不需要再教你,你过去直接把知识传授给你就行了。”一位在港读理工科的内地学生说。

  现在,Connie的男友已经在香港待满7年,成了香港的永久居民,

liuxue86859

发呆的肥苍蝇

2016-10-22 09:02

我要回答

相关问题

大家都在问

猜你喜欢